榮譽歷程
工程師®,專注裂縫二十年。裂縫,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見的質量通病,長期以來,備受工程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。
1992年4月,在多名經驗豐富的混凝土結構、裂縫控制、建筑材料學“工程師”的努力下,國內第一個混凝土結構裂縫低壓灌漿工程——“中國標準出版社北京印刷廠廠房混凝土梁體裂縫”成功修復,標志著我國工程裂縫修復技術新領域的開始,這項工程首次將日本、美國的混凝土裂縫修復技術引進國內,并將其作為專門的科學技術進行研究。歷經十年的科研與工程實踐,2002年,在這些“工程師”的推動下,終于成立國內第一家、唯一集建筑裂縫調查、診斷、鑒定、修復為一體的專業機構——北京冶建工程裂縫處理中心。


我們從建筑裂縫產生的原因入手,總結材料、施工、設計、使用環境、荷載等各種因素的影響,系統分析導致開裂的各種因素,評估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,進而給出適合的修復方案、材料和工法。十多年來,已對數千項建筑物裂縫、損傷進行綜合修復,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,并承擔了大量國家重點工程,如天安門城樓裂縫處理、人民大會堂小禮堂梁體裂縫處理、國家大劇院基礎裂縫處理、首都機場停車庫梁體裂縫處理、京滬高鐵軌道板裂縫處理等工程項目。
長期以來,中心與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、國家工業建筑診斷與改造技術中心、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、清華大學、北京化工大學等許多國內著名的科研機構、大學、學術團體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,擔任中國膠粘劑和膠帶工業協會理事單位、北京粘接學會監事單位、北京城建促進會會員單位。在學術研究上得到了我國裂縫專家王鐵夢、國家建筑安全鑒定專家林志申等老一輩行業領頭人的悉心指導,使得中心的科研水平、技術能力始終保持在行業領先地位。
中心通過不斷地科技研發和創新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,目前,在裂縫修復、界面粘接、耐久性修補、混凝土保護等四個領域擁有二十多項獨創的技術、工法和產品體系,參與編制了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,在我國建筑維修領域始終處于領先地位。